夏天来临,天气持续高温,中暑便成了身体不适的常客,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炎炎夏日里,要谨防中暑、学会解暑。
那什么是中暑?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简单的来说,就是所处环境温度太高,机体散热障碍,从而引起全身一系列不适的表现。
中暑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中暑原因:
1.环境因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2.个人体质因素
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中暑临床表现: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 11508-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发生;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中暑后如何救治?
急救原则为尽快使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迅速降温和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一)现场救护
1.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或20-25℃房间内平卧休息,帮助患者松解或脱去外衣。
2.降温:轻症患者可反复用冷水擦拭全身,直至体温低于38℃;可应用扇子、电风扇或空调帮助降温。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淡盐水。体温持续在38℃以上可口服水杨酸类解热药物。降温以患者感到凉爽舒适为宜。一般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患者经现场救护后均可恢复正常,但对疑为重度中暑者应立即转送医院。
(二)医院内救护
1.降温 迅速降温是抢教重度中暑的关键。降温速度决定患者预后。通常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8℃左右。
(1)物理降通:可采用环境降温、体表降温(头部降温和全身降温)和体内降温。
(2)药物降温:药物降温必须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药物降温可防止肌肉震顺,减少机体分解代谢,减少机体产热,扩张周围血管,以利散热。
2. 对症及支持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发生早期循环衰竭的患者,可酌情输人5%葡萄糖上水,但速度不宜过快,并加强观察,以防发生心力衰竭。
(2)及时发现和防治器官功能不全:防治急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心脏能不全脑水肿、DIC等并发症。
(3)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中暑症状通常发展很快,应该立即处理,与其治疗中暑,最重要的还是预防为主。预防措施有:
1.增强体质,提高耐热及调节能力。如经常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情,进餐注意营养,预防各种疾病等。
2.科学安排工作、运动和出门时间。在高温时段“11时至16时”避免强体力活动,出门后采取防晒措施,如涂防晒霜、戴太阳镜、打遮阳伞等。
3.在出汗多的情况下及时饮水及补充盐和矿物质。
4.发现中暑先兆,及时采取措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活动时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无力等症状甚至昏厥时,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并立即实施降温措施,这样就能将中暑遏制在萌芽中。不要等病情严重了再采取措施,那样将置患者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5.合理的劳动与休息,根据生产特点及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保证夏季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6.家中可备好常见的解暑药品:金银花口服液、藿香正气水、保济丸、仁丹、清热祛湿颗粒等。
预防中暑,可吃一些消暑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番茄汁、菊花茶、并在上述饮料中加少许食盐,平时随时饮用即可。
1、冷饮西瓜汁:将西瓜瓤500克,去籽,放入榨汁机中打成汁状,加入500毫升凉开水及适量白糖和少许盐,在冰箱中略冷却后饮用。本品具有清热消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2、西瓜翠衣饮:西瓜鲜外皮(称西瓜翠衣)200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待凉后去渣取汁,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本品具有清暑热、利小便的作用。
酸梅汤:乌梅50克,桂花5克。将乌梅浸泡半小时,煎煮15分钟后放入桂花,再煮几分钟后过滤取汁,加入白糖适量和食盐少许,待冷后代茶饮。本品有清暑开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4、绿豆汤:有健脾消暑止渴金银花(又名双花,绿茶,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可防治痢疾、痱毒等。
5、菊花茶:白菊,开水浸泡,加冰糖适量,代茶饮,有清热明目、消暑止渴的作用,特别适合于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饮用。
6、荷叶凉茶:鲜荷叶,开水浸泡,加冰糖少许,凉后饮用,有消暑止渴、降脂减肥的作用,适合于肥胖者夏季饮用。
7、白菊花、桔皮、山楂各5-10克,用500-1000毫升沸水浸泡,凉后服。
8、荷叶15克,绿豆100克、黄豆、白扁豆各30克,加水煎烂后取浓汁温服。
9、薄荷凉茶:薄荷、鲜荷叶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10分钟过滤后加入适量蜂蜜(或白糖、冰糖)搅匀冷后随意饮用。
掌握中暑小知识,还自己一个清凉的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