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临床研究】
1、I期临床研究 I期27例正常人接受单次皮下注射给药耐受试验,给药剂量分别为75U/kg、150U/kg、300U/kg和600U/kg4组,每组例数分别为3、6、9、9。单次皮下注射rhTPO有剂量依赖性升血小板作用,在150U/kg~600U/kg剂量下,平均比给药前升高24%~52%,个别受试者升高100%。血小板计数于给药后第10~14天升至高峰,给药后21天时基本回落至给药前水平。1例出现一过性低热和乏力,1例出现嗜睡,均自然消退。1例一过性ALT和AST轻度升高,一周后恢复正常。I期7例血液肿瘤患者接受连续皮下注射给药耐受试验,给药剂量为每次300U/kg,每日一次,连续7~14天。受试者的血小板计数出现不同程度升高,约在开始给药的第14~28天达到高峰。1例受试者于给药的第7天出现右胫骨疼痛,对症处理两天后疼痛缓解,后续给药期间未再出现疼痛,1例一过性ALT和AST轻度升高,一周后恢复正常。 2、II期临床研究 62例接受化疗的实体肿瘤患者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方法,治疗周期于化疗结束后6~24小时皮下注射rhTPO300U/kg,每日一次,疗程7~14天,对照周期化疗后不注射rhTPO作为自身对照。治疗周期与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分别为61±51×109/L和48±35×109/L(P<0.05),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后的最高值分别为260±164×109/L和152±81×109/L(P<0.001),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75×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为14天和18天(P<0.001)。rhTPO不良反应少而轻微,2例患者出现与rhTPO相关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用药后发热,最高可达38.8℃,可自然消退或结束用药后体温恢复正常。rhTPO对化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的恢复无影响,对血小板形状、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肝肾等脏器的功能无显著影响。7例患者在用药周期接受了抗rhTPO抗体动态检测,1例患者在rhTPO给药起第14天血清中测出低滴度(1:5)抗体,未发现对rhTPO升高血小板的作用造成影响。 3、III期临床研究在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的311例受试者中,92例接受化疗后小板减少的实体肿瘤患者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方法,治疗周期于化疗结束后6~24小时皮下注射rhTPO300U/kg,每日一次,疗程7~14天,对照周期化疗不注射rhTPO作为自身对照。治疗周期与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分别为66±41×109/L和55±27×109/L(P<0.001),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后的最高值分别为266±126×109/L和146±56×109/L(P<0.001),化疗后血小板恢复至≥75×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为11天和16天(P<0.001)。结果显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时,rhTPO能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减轻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加快血小板计数的恢复。92例实体瘤患者中有42例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明显降低(低于50×109/L),对该组的统计结果显示,用药周期与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中位数分别为50×109/L和32×109/L(P<0.001),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后的最高值中分别为204×109/L和114×109/L(P<0.001),化疗后血小板低于50×109/L的中位数分别为1天和6天(P<0.001),III期临床试验中相关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
友情链接